婚尚工场打造 新余首场纯中式民俗婚礼赏析(一)——天地桌篇 文/高级婚礼策划师 子旭
开文,首先向支持和关注婚尚工场的朋友们说一声抱歉,让大家期待了这么久,才把首场纯中式婚礼的图图发上来,与大家共分享之。
你知道,中式的婚礼是你自幼的梦想,这样的新娘才是最美的,这样的幸福才是终生的。至今都不能忘记,小时候看电影最喜欢看的就是结婚的场面,锣鼓喧天,热闹红火,红色的盖头,羞涩的新娘......
没有金银珠宝,没有劳斯莱斯的车队,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结婚礼服,但新娘却是格外的漂亮,那个时候举办一场中式婚礼简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现在,西式的婚礼随处可见,中式婚礼反倒成了一种奢侈。大红、热闹、喜庆、吉祥的婚礼怎能离得了红盖头呐!
儿时扮家家的游戏里,你把最漂亮的手帕盖在头上“最美丽的小新娘”,你听见有男生说:“长大了我一定用花轿抬你回家。”你分辨不出他们的声音,所以后来的日子里,你安静地寻找着这个男生。
你喜欢热闹的喜庆,你喜欢张扬你的幸福,你喜欢被包围被祝福。你相信羞涩是新娘最美丽的表情。将你一生的幸福交给婚尚工场吧!
所有图片均属婚尚工场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婚礼总策划:子旭 婚礼举行地点:悦华商务酒店3#宴会厅
婚礼举行时间:2012年3月15日
婚礼执行团队:婚尚工场第一团队HS01
婚礼全程摄影:橙格映像 业内人士评说: 橙格_瑾煜:#婚礼摄影#头一次拍中式婚礼。这场婚礼着实让我感觉不一样!民族的东西、传统的东西还是不能丢啊!!
婚尚工场高级婚礼督导娜娜:这次婚礼从道具到环节再到布景都非常讲究,还原了大汉民族最传统的婚礼元素,中华之国,礼仪之邦,在婚礼新人礼仪方面的培训也是这次婚礼的侧重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能多点这样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婚礼。
婚礼特色:
传统的中式婚礼民俗以古朴,礼节周全,喜庆,热烈的气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新娘提示:
1. 既然是中式婚礼,就一定要做到:"地道"。服装,化妆,场景,道具,都要与婚礼内容吻合,切不可亦中亦西,不论不类,失去传统婚礼的风采。
2. 懂得中式的婚庆主持人不多,而且此类婚礼讲究甚多,礼仪繁琐,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士替您操办
真正的纯中式民俗婚礼讲究“三媒六证”,也可以说,拜堂成亲的天地桌上如果没有六证或六证不全,基本上就可确定这场婚礼是相当不纯正的,或者可以说策划婚礼的人根本不懂中国婚礼民俗。所谓六证,即指:升子、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杆,其具体的含义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媒人)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故本场婚礼在道具的采集上下了较大的功夫,这其中包括旧制婚俗的还原,新娘出场时由伴娘着丫鬟服撑油纸伞搀新娘出场,在新娘入场时采用新郎牵巾入场,过程中须完成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进场礼,我想各位已经猜到了,那就是过火盆(意为红红火火)、跨马鞍(意为平平安安)、破煞(即踩瓦片,其意为把过去不好的东西都踩碎)和踩米袋(意为五谷丰登)。 从服装上,这次的婚礼选用了民国时期的秀禾装,音乐的选择上摒弃了民俗婚礼当中较为吵闹的吹打音乐,而由策划师精挑细选了一些平常不为朋友们所听到的中式音乐,这些音乐热闹却不吵闹,喜庆中略带雅致,甚至有些音乐是为了合乎环节而经过专业剪辑制作而成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赏析一下该场婚礼的场景布置,并一起来了解一下纯中式民俗婚礼的道具内涵及婚俗礼制吧。希望会对有计划做纯中式婚礼的新人有所帮助,在下愚见,望各位指教。
梳子----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情人节送梳子的习俗。
现在送梳子还有几种说法:
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着对方很想念很挂念你!
2.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它与你的密切性,代表着白头携老!
3.梳子也代表健康,快乐! 把烦恼一扫而过,把心结打开,而且梳头会给人精神,带给人自信!
4.梳子代表梳理、通顺!在各个领域疏通关系,大家舒心、顺心!
同心锁——相传月老有一件宝物同心锁,相爱的男女只要被同心锁锁住就会永不分离!如果恋人的爱情能够感动月老,他就会赐给恋人同心锁,让恋人从此生生世世永结同心。这是百度百科上说的,我想要说的是这个仪式在婚礼上如何做,婚礼新人先将对方的一撮头发剪下,用红线缠于一起,然后放入这同心锁中将锁环扣紧,锁上的锁再无法打开,这就是古时讲的结发夫妻,永结同心。
秤杆,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一个民俗中式婚礼的仪式,就是拜完堂入了洞房之后,新郎要用秤杆挑开新妇子的红盖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称心如意。
也有的地方习俗是由公公用秤挑盖头,取公平之意,表示儿媳对公婆、公婆对儿媳都要公平;挑盖头时也不忘将盖头揣进婆婆的怀里,以表示希望婆媳一条心。挑盖头还有另外一种含义:秤杆在传统中象征龙,而新娘佩戴的凤冠霞帔则是凤,所以挑红盖头意思就是——龙挑凤。
上图为婚礼对碗。古时婚礼较为讲究器皿的使用,龙与凤,是中华民族图腾之物,分别象征男女,在婚礼器皿上,会较为多地出现龙凤图腾,两面开窗喜字,一面绘龙,一面绘凤,是完好的彩头。汉代婚制讲究同牢对食,婚礼仪式说白了就是两个人同在一张几案前吃一顿家里饭,席间,新婚夫妇共同举杯至眉间礼敬对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案齐眉“,没有现在的喜庆热烈,却多了一份庄重,因为婚礼本身就是件很庄重的事情。当时同牢对食的碗也是用的汉代的碗,色彩红黑相间,色彩凝重。至唐,陶瓷业发达,人们开始在器皿上描龙绘凤,器皿的色彩也开始绚丽起来。
上图为合卺葫芦。“交杯酒”是我国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仪节,意味深长,久传不衰。交杯古时称“合卺”,卺(jǐn)是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仪式起于上古。合卺即把一只卺切为两半,新郎新娘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当时,信手拈来,取卺为杯,也是落后的生活条件决定的,但这种古朴的婚礼形式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限深情在酒中。
不过严格地说,最早的交杯酒并不是让新郎新娘喝的,而是用来漱口的。《礼记·昏义》上记载:“合卺而酳。”孔子后代孔颖达注疏:“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壻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酳,故云合卺而酳。”酳(yìn)一字是古代的宴饮礼节,食毕进酒清口,有安食养乐之意。可见,当初婚礼上的交杯酒就是小两口饭毕走入洞房后,用酒漱漱口,清理一下口腔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以示尊重对方,而不是感情深、一口扪地灌进肚里。 这里有一个最有意义的小细节需要注意,古人为什么要用苦不可食的瓠瓜来盛酒呢?《礼记》给出了答案:“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原来,用瓠瓜盛的酒必是苦酒,夫妻共饮之,象征合二为一,已结永好,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这杯酒对当时的新婚夫妻来说,虽苦犹甜,回味无穷,就是再难喝,也会幸福地喝下,因为这杯酒的寓意太好太美太有味儿了。
唐代以前,古人婚礼上的交杯酒就是这个定制,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试想当时的婚庆场面,实在文雅而含蕴:洞房之内,早已放一切开的瓠瓜,内盛苦酒,新郎新娘各端一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然后在一片温馨中小酌一口,漱了漱口,合卺而笑,倾诉衷肠,而后携手,共赴牙床。此时的酒是不让喝的,夫妻相交的也不是杯,这就是当时的所谓“喝”交杯酒。
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盛酒的精美器皿也多了起来,到了唐代,婚礼上除了沿用瓠瓜作酒器外,有时还用杯子代替卺,这才是现在意义上的交杯。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这时小两口用的是两个杯子,新郎新娘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这是史料记录中真正“喝”的交杯酒。
《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新人“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干床下,盏一仰一合,谷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由此看,宋代以后婚礼上的交杯酒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喝之外,喝完后还要把酒杯掷到床下面,看一看杯子停稳后的姿势,杯子“一仰一合”的姿势是最吉利的,因为杯子形状恰似男俯女仰的婚后生活,这有百年合好之意。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发展成了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古人喝交杯酒时的心情究竟是高兴还是悲泣呢?这能从一些史料中看出一二。明朝李祯《剪灯余话》卷三:“合卺之夕,喜不塞悲,穷奴诉其衷怀,不任凄凉。”清浩歌子《萤窗异草·宜织》:“合卺之夕,宝与女郎深感姑德。”可见,新婚夫妻也并非喝完交杯酒就进入状态,有时小两口在洞房之内对坐,还要把受过的苦、走过的路、两人的爱、未来的情向对方倾诉一下,有时说到伤心处,弄不好还要掉下几棵滚烫的泪珠呢。同时,小两口还要把母亲如何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养大成人的过程回忆一番,借以感受长辈的恩德。
至于喝交杯酒时,新娘是真喝还是假喝,史料中也有记载。可以想像,新婚之夜,新娘如果喝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人喝饱,两人不渴,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好像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多时候的大多新娘还是要喝一点的,但多是认认真真图形式、踏踏实实走过场,浅尝辄止,决不贪杯,不会张开樱桃小口猛喝,绝对达不到纯爷儿痛饮的水平。如果遇到酒精过敏的新娘,也完全有可能一点不沾,有一史料记载“惟新妇羞涩,不肯染指一尝”,就是一例。
古代婚礼上如此喝交杯酒,不管从形式、内容、过程还是从质量上看,忒文化、忒含蕴、忒文雅、忒文明、忒品味、忒温柔,可真是啪啪的棒,老有意义了。这里边不仅包含了千年不倒的酒文化,也包括了万古流芳的婚礼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回味的民族精华。不过实话实说,交杯酒虽好,谁也不愿天天喝,谁喝得多谁受罪,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
说了这么多,一是想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咱们中华民族较为传统的婚礼风俗,二是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想做中式婚礼的新人朋友,希望他们能拥有一个纯正的、难忘的婚礼。
这一篇章我们就说这么多,更多精彩,请关注下一篇章
《婚尚工场打造 新余首场纯中式民俗婚礼赏析(二)——签到区篇》
http://www.hunlimama.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M3OTl8YjdlOWNlMDQzNzNkZDdmMmQzMmYyM2E2NDNmNGQxYjB8MTMzNDY0MzYzMg%3D%3D&request=yes&_f=.m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