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老师有爱学生的吗?我表示怀疑!就像医德一样。也许也有医生想治好病人。
先明确:孩子不是私产 如果把孩子看成私产,那么基本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方式是粗暴,对孩子的诉求是索取,私产嘛。这种认识现在依然很主流。养孩子到底是为奉献还是为索取,这个问题父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是为了后者,那你所谓的爱孩子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我们现在看到一些父母做出明显让子女不幸福的举动,尽管也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但其实是由处理私产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详细]
然后要懂得什么是真爱
有一些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私产,是真心想奉献,但是由于智识上的不足,依然是受“爱自己”的潜意识支配,而不是由“爱孩子”的理性意识支配,结果孩子的幸福和成长还是被侵害。爱孩子并不是只有一腔热血就行了,那是一个技术活,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喜爱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最后制度约束非常重要
爱孩子,并懂得如何爱,并不代表这个父母就一定会做好,正如一个官员想做好官、知道如何做好,并不代表他一定不会贪污腐败,一切潜在的恶念,都应该有制度来防范。但正因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谎言,否定了父母为恶的可能,才让家庭成了制度的空白之地。轰动一时的母亲陈某割掉女儿双耳一案,法院也只是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可怜的孩子依然要被陈某抚养 …[详细]。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详细]
结语:问题疫苗、校园血案尽管恶劣,但还属于极端事件,父母的不恰当做法才是无时无刻不在侵害着中国儿童的幸福快乐,保护儿童,不能再忽略后者了……
|